因缺乏慢车道,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这种情况在郑州很常见
近年来,郑州城市框架越来越大,快速化路网逐步成型,跨城穿越也将越来越方便。
然而城市中的慢车道不够宽、被占据甚至没有慢车道,也被市民诟病。不少市民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在规划快速路网的同时,完善支线路网“微循环”,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郑州快时代”。
非机动车机动车混行导致车流不畅
看到《河南商报》“郑州快时代”的报道,市民李先生致电记者表达他的观点。
“我经历的快速路堵车情况,一般都在上下匝道口,大多是因为混行无章,导致车流不畅。”李先生说,电动车、行人、机动车交叉混行,导致机动车无法提速,因此快速路快不起来。
在李先生看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多数情况是非机动车在快车道内穿行,无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非机动车道被划为路边停车位,另一个是多数道路压根就没有非机动车专用的慢车道。
李先生说,他查阅资料发现,郑州警方公布的数据显示,郑州电动自行车数量在200万辆以上,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上,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庞大群体。
慢车道被占用电动车只好走快车道
“青年路中州大道的上桥口每天都堵车,而且基本上是全天候堵车。”李先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从这里上陇海快速路,平时需要十几分钟,高峰期等半个小时是常事。
昨日,在青年路和未来路交叉口,河南商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河南商报记者观察发现,青年路东连中州大道,西至未来路方向,道路两侧是建材市场,停满了货车和私家车,原本宽敞的双向六车道,大部分路段被违章停车的车辆占据,路口拥堵最为严重,只剩下双向两车道。骑电动车从这里通过只能占用快车道,开车通过只能减速慢行。
“原本希望从这里迅速进入陇海快速路,却因为慢车道被占用无法实现。”李先生说。
在李先生看来,导致郑州交通变慢的原因一环扣一环,环环有责任,管理部门也好,规划部门也罢,谁都不能推脱。
郑州市区多数慢车道正“消失”
支线路网作为城市道路的“微循环系统”,多数道路无法起到循环作用,甚至形成堵点,造成“微循环栓塞”。
一位规划行业的知情人士透露,早些年规划时,郑州车辆没有这么多,一些支线路网主要给非机动车行驶,随着机动车数量激增,双向两车道的支线道路只能作为机动车和电动自行车混行车道,无法满足通行能力的道路被改为单向通行。
然而,除了这些支线道路外,河南商报记者发现,慢车道消失的现象也出现在各个重要路段,有的路段是没有慢车道,有的路段慢车道被占据……
农科路一路段的慢车道被停放的机动车完全占据,“保通路段禁止停放一切车辆”的牌子尴尬地立在一旁。黄河路部分路段也出现这样的情况。此外,在郑州西区的伏牛路、伊河路、文化宫路、工人路等路段,慢车道或被占据,或没有。
慢车道设计不够宽是硬伤
除了上述因素外,慢车道不够宽被多数市民认为是规划设计上的硬伤。
有市民反映,桐柏路西站路口西侧的公交站台旁,慢车道宽度不足30厘米;嵩山路建设路口西北角,机动车右转车辆与非机动车共用一个车道;黄河东路众意路口的慢车道,铺设的不是柏油而是防滑路砖;金水路铺的则是雨天打滑的瓷砖……这些都是无法满足市民正常出行的路段,虽然这些路段在名义上存在慢车道,但市民骑电动自行车根本无法正常行驶。
以未来路为例,机动车道和慢车道之间用绿化带做了硬隔离,慢车道宽度有限,只能满足两辆电动自行车并排行驶,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金水路与未来路的状况类似。
不少市民认为,“慢车道设计得不够宽,这是规划设计的硬伤。希望郑州市在扩建中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
规划中的常西湖新区缺少慢车道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对于城市每一次的扩展,规划部门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划,慢车道在新规划的区域是怎样的地位呢?
河南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在一些新规划区域慢车道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以新规划的常西湖新区为例,今年7月16日、8月6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分两次对常西湖新区即将新建的道路的规划进行公示,第一次公示23条道路,第二次公示11条道路。
其中,城市主干道和部分次干道的14条道路拥有非机动车专用的慢车道,6条道路的慢车道宽度为5米,另外8条道路慢车道宽度为3.5米。剩余20条道路没有规划慢车道,且多数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道路。
对此,一些市民质疑,按照目前公示的规划,这些道路一旦施工建成,是否能缓解郑州市的交通压力?
有市民认为,“快郑州时代”,不仅是建成一条快速路,也不是构建一个快速路网。郑州的快速发展,需要快速路的支持,从主干路的快速路网到支线小巷路网,微循环顺畅,大动脉快速,这才是真正的“快郑州时代”。